“证据鉴识大讲坛”第5期成功举行

2015年9月18日18:30-21:45,证据鉴识大讲坛第5期暨“刑司论坛”第42期在知行楼模拟仲裁庭成功举办,本次讲坛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旭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学军教授主讲,山东省高校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主任曲伶俐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坛。
两位主讲专家分别以“人身损害纠纷中的司法鉴定及其应用”和“鉴定意见的证据地位及评价体系”为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王旭教授以其鉴定的全国多例重大疑难案例为背景,从损伤程度、伤残程度、伤与病的关系、成伤机制、损伤时间的推断、生理状态检测、活体骨骼年龄推断、肢体功能评定、医疗纠纷等方面介绍了人身损害司法鉴定的特点及关注焦点。王教授通过丰富的图例、生动的视频将活体损伤鉴定的重要内容展现出来,其图文并茂的讲解使在场师生对人身损害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随后,李学军教授结合“南京宝马案”、“念斌案”、“黄静案”等热点案例从鉴定的进行及鉴定意见的形成、鉴定意见的本质属性与鉴定意见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李教授指出意见属性与专门知识属性是鉴定意见的本质属性,鉴定是科学的,但鉴定意见只具有普通的证据地位;鉴定意见的采纳与采信需要借助诉讼程序,鉴定人出庭作证与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契合与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若没有专家辅助人制度,无罪判决之于念斌可能仍旧遥遥无期。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对鉴定意见、法医鉴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疑问,主讲人一一给予了详细的解答。最后,主持人曲伶俐教授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指出两位教授的精彩演讲深入浅出,虽视角不同,却殊途同归,都结合典型案例将同学们难以理解的问题讲解的通俗易懂、清晰透彻。本次论坛极大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也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证据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