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成果 >> 正文

新书推荐:《司法鉴定学》丨整合多学科资源,培养既懂法律又掌握相关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来源: 发表时间:2025-09-26 16:02:49字体大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司法实践对于科学证据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各类司法案件的审理需要更加专业、精准的鉴定意见作为支撑,以确保司法公正和准确。司法鉴定作为连接科学技术与法律的重要桥梁,在司法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司法鉴定学涉及法学、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及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频繁,单一学科背景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司法鉴定工作的复杂需求。

在此背景下,2023年,教育部将“司法鉴定学”列入本科法学类专业,旨在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以法学为基础融合司法鉴定课程的培养体系,培养既懂法律又掌握相关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探讨司法鉴定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科学路径,2024年5月,司法鉴定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与会代表讨论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等事宜,进一步明确了《司法鉴定学》教材编写的定位要求。

为更好地发挥专业教材的育人作用,《司法鉴定学》编委会成员均为全国司法鉴定专家库专家或省级司法鉴定专家库专家,编委人员除了10所政法类高校外,部分警察院校、海洋特色院校、交通特色院校以及公安部、司法部的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编写时重点关注了司法鉴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证认可及管理制度,力求教材能够知识体系完整、基础理论科学、技术方法先进。

根据当前司法鉴定的执业分类情况,本教材共分十六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司法鉴定学的概况、学科体系、历史沿革、管理体系及基本理论等内容;第四章至第九章系统介绍了法医类各专业司法鉴定的内容和技术方法;第十章至第十二章系统介绍了物证类各专业司法鉴定的内容和技术方法;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系统介绍了声像资料类各专业司法鉴定的内容和技术方法;第十六章系统介绍了环境损害类司法鉴定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及各参编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我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所限,本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各院校师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




《司法鉴定学》

李学博 王旭 主编

ISBN:978-7-301-36592-2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丰富学习资源:


本书配套丰富学习资源,采用“一书一码”,刮开书后防伪涂层,获取资源。


     

主编介绍:

李学博,博士,教授,主任法医师,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主任、法庭科学研究院院长、科研处处长、司法鉴定学专业负责人,美国纽海文大学访问学者,全国司法鉴定专家库专家,全国党建样板支部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兼任山东省高校法庭科学特色实验室主任、国家级资质认定主任评审员、国家认可委实验室认可技术评审员、山东省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等。Legal Medicine、《中国法医学杂志》《法医学杂志》等期刊审稿专家。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5年被山东省司法厅授予个人一等功,2016年被评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年度人物”,2024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王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主任法医师。历任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所长。现任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主任。入选国家级法治人才库、全国司法鉴定专家库。兼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司法鉴定业协会副会长(并法医临床学专业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公安局交通事故鉴定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国家级资质认定主任评审员、国家认可委能力验证及实验室认可技术评审员、《中国法医学杂志》等中英文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司法部等横向项目10余项,牵头起草行业标准5项,参与起草标准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编著作 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TOP1%。






Copyright© 山东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